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灌南县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3-31    来源: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灌部省市属单位:

  《灌南县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灌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31日

  灌南县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1-2023年)

  为了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进一步激发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全县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高质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为着力点,紧密结合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明确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从供需两端发力,分步实施重点优先项目,有效解决供给不足问题,加大城市形象宣传推介力度,形成本地居民就地游、周边居民就近游的格局,进而将我县打造成省里闻名、全市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调查摸底全县旅游资源,整体规划定位旅游发展方向,制订中长期发展计划,按照系统性要求,排出项目实施优先次序,保持合理投资强度,注重投入产出效益,强化市场管理,保障全县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重点突破与区域协调相结合。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大旅游项目和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塑造旅游品牌。同时,结合地方文化、产业、资源等要素,强化区域融合发展,实现“旅游+”的综合效益。

  三是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牵头引导作用,集聚旅游业发展要素,完善旅游项目基础设施配套,统筹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旅游产业,出台鼓励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合作方式,加快形成政府和社会双投入的局面。

  三、发展目标

  到2023年底,全县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亿元。培育大型文旅企业集团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AA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4家,其中AAAA级景区2家;旅游饭店达到4家;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以上、旅游名镇1个以上。

  四、主要内容

  (一)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扩大有效优质供给

  1.加快构建旅游发展规划。完成全县旅游资源调查,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彰显“汉韵海西,水秀惠泽”城市形象,加快确定“一线、两区、多节点”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主要是,“一线”:以五龙口为基点,重点开辟以盐河、南六塘河为闭环的水上旅游路线;“两区”:以二郎神传说故事和古韵海西文化为基石,重点打造双鱼岛生态精品旅游区,硕项湖城市休闲旅游区;“多节点”:以全县丰富的文化、农业、自然等资源为依托,重点建设汤沟“醉美酒香”文旅小镇、菌菇文化体验园、万年达葡萄观光园、袁闸牡丹园、六塘河“漫谷”百果园、新民村特色田园乡村、刘园村西游文化、白皂村人民公社文化、马台村红色文化、灌河龙王庙文化、沂河淌自驾游基地等旅游项目。(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发集团、县水务集团、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县党史办、新安镇、汤沟镇、李集镇、孟兴庄镇、三口镇、张店镇)

  2.加快县城核心景区建设。创建盐河旅游风光带。融入全省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开发格局,依托盐河文化内涵,拓展盐河休闲空间,做足水文章,做美水景观,做大做强盐河两岸夜间文艺演出、餐饮、购物的“商文旅”区。建设双鱼岛生态精品旅游区。利用武障河闸迁建,依托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加快小鱼岛及北侧至盐河四桥地块的整体设计开发;同步推进大鱼岛生态修复工程,增加停车场、旅游厕所、休闲座椅、垃圾箱等旅游配套设施,使双鱼岛片区成为集“自然生态、亲水娱乐、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特色餐饮、康体养生、户外运动”等多种功能综合娱乐区,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构建硕项湖城市休闲旅游区。在硕项湖景观提升工程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旅游集散、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展演等功能,使其成为城中有景、城中有水、功能完善的区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全市独特的城市休闲旅游区,提升灌南城市吸引力。(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城发集团、县水务集团)

  3.加快乡村旅游板块打造。以汤沟酒扩能提质和省级工业旅游区为牵引,以汤沟酒手工古法酿造加工技艺为重点,以“汤沟开坛节”为平台,丰富工业旅游区内涵,加快旅游设施配套,快速推进汤沟“醉美酒香”文旅小镇建设。释放现代农业园区菌菇文化元素,充实提升苏北菌菇文化展示馆,吸纳农耕文化、红色堡垒、奇石收藏等民间博物馆资源,建设县城区独具地域特色的农业生态文明展示区。根据各镇基础条件和禀赋资源,重点支持在李集镇新民村、新安镇刘园村、孟兴庄镇白皂村、三口镇潘老庄村、田楼镇浦二庄村开发文旅产品,布局文旅产业,创建重点乡村旅游区。立足沂河淌优良的自然条件,论证启动沂河淌自驾游基地开发方案。(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汤沟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李集镇、新安镇、孟兴庄镇、三口镇、田楼镇)

  4.加快旅游业态多元创新。聚焦消费新热点、新趋势,布局、拓展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创排旅游演艺产品魔幻剧《二郎传奇》,发展夜间文化演出市场,开展文化体验旅游;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中学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游;以双鱼岛和硕项湖综合景区游览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以两个以上特色运动项目、竞技和商业赛事并行的体育旅游;以烽火灌河畔、峥嵘上马台为主线的红色旅游,以休闲农业、新型农村和田园风光为主的农业旅游。同时,打造一批具有文旅特色的高品位休闲街区和度假产品。(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党史办)

  (二)加强旅游配套工程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1.推进旅游道路建设。全县交通规划中优先建设连接旅游景区(点)的道路,对通往重点景区的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抓住灌南高铁通车机遇,完善高铁站到旅游景区(点)的通车线路。顺应散客、自驾游、自助游、徒步游为主的发展趋势,完善景区、道路、城市旅游导览系统和交通指引标识系统。(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文广旅局)

  2.加快旅游设施配套。发挥县游客集散中心功能,配套导游中心、咨询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批星级旅游饭店,形成以星级旅游饭店为龙头,精品特色酒店、经济型酒店、特色民宿等为主的旅游住宿体系。规划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商业旅游综合体、综合性旅游购物中心和旅游餐饮、文化娱乐及休闲设施,满足游客的多样性需求。(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县住建局、县商务局)

  3.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开展旅游名店、名吃、名社、名街、名厨、名馆评选和推介活动,研发推出一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鲜明灌南特色的旅游商品。积极开拓和县外景区的多层面合作,构建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旅游线路,让灌南成为各种旅游产品的集散中心和过夜点、必游地。(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县市场管理局、县商务局)

  (三)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1.加强旅游形象宣传。围绕“二郎故里,灵秀灌南”旅游品牌,评选应用城市卡通形象标志,打造一批城市网红打卡点,围绕休闲度假游、乡村游、民俗游等,策划制作资讯丰富的旅游宣传品。紧密结合营销节点时段,有重点、有针对地选择户外广告、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投放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广告,全面打造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县融媒体中心)

  2.开展旅游节庆活动。举办二郎神文化节、汤沟开坛节、灌南葡萄采摘节、硕项湖樱花音乐节等县级重大节庆活动,进一步丰富内涵,集聚人气,形成品牌。加强与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及省内外主流媒体合作,开展本地网红直播营销,提高灌南名片传播力。(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县融媒体中心)

  3.拓宽旅游营销渠道。加强与全国知名文旅企业联系,接纳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跨区域合作的旅游营销体系。根据旅游业发展情况,研究出台专门的旅游营销奖励政策,对过夜游、入境游、高铁专列游等组团游的予以激励。(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制定全县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与政策,重点解决旅游规划建设、项目运营管理、资源整合投入、文明旅游规范等方面的问题,督促跟踪重大旅游项目推进实施情况,推动全县旅游业健康高质发展。

  (二)强化政策保障。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台我县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鼓励政策,设立县旅游专项发展资金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将旅游项目招引纳入综合目标考核,提高各镇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大力培养旅游管理运营等方面优秀人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行业工作水准;加强部门协调联动,规范旅游市场管理,推进文明旅游建设。

  (三)强化多元投入。坚持全县旅游“一盘棋”思想,实体化运营县城市发展集团文旅板块,壮大县级旅游项目投入主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专项补助,利用中央财政专项债券政策,有效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各类资本通过品牌输出、特许经营等手段,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

上一条: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连云港市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下一条:县政府关于扶持建筑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